二物本不相离,精聚则魄聚,气聚则魂聚,是为人物之体。人之脏气有不齐,脉候有禀赋,或左脉素大于右,或右脉素大于左,孰者为常,孰者为变?
循发际以上头维,至额颅,会于督脉之神庭。分言之,则任行乎前而会于阳明,冲行乎后而为十二经脉之海,故前曰“广明”,后曰“太冲”;合言之,则任冲名位虽异,而同出一原,通乎表里。
久行伤筋,以诸筋皆属于节故也。 小肠属丙火,与心为表里,小肠不足,则气通于心。
行则善高举足者,因其血多,盖四肢皆禀气于胃,足受血而能步也。若其微大而为肝痹,为阴缩,为咳引小腹,皆以火在阴分也。
凡此相反者,皆标本不同也。病在血者,徐而不显,故茫然不觉其所病。
胃为五脏六腑之海,其清气上注于肺,肺气从太阴而行之。古今量数不同,非若今之人之血、气、精、神,以奉生而周于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