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,谓阳明里证。若厥回利止,其热不退,而反汗出者,是厥阴病。
下焦虚寒,故小便色白。升麻、萎蕤、黄芩、石膏、知母、天冬,乃升举走上清热之品,用以避下寒,且以滋上也;麻黄、桂枝、干姜、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乃辛甘走外温散之品,用以远上热,且以和内也。
此承前条互发其义,以明其治也。此则随胃中有寒,胸中有热而化,腹中痛欲呕吐,故以是方主之。
青黄,脾受克贼之色。恶寒身蜷而卧,虽系少阴证,而不至于死。
若腹满嗌干,不大便,大实痛,始为太阴里实,邪从热化之证,当以桂枝加大黄汤下之矣。解热除湿,无如茵陈、栀子清上,大黄涤下,通身之热得泄,又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。